北交所持续释放改革效应

北交所持续释放改革效应

北京证券交易所连续释放改革效应字体:萧中大学分享:北京证券交易所连续释放改革效应2022-02-23 08:47:32来源:经济日报基于“四维”厘清“两组关系”——北京证券交易所2021年11月15日连续释放改革效应,距离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已有三个月。 日前,记者获悉,截至2022年1月末,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8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87%。新三板挂牌企业1221家,基础层挂牌企业5694家,呈金字塔结构。 目前,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的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 北交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北交所市场日均换手率为2.00%,整体年化换手率为484%。 投资人数超过480万,是北交所宣布成立前的2.8倍。 公开发行的基金在市场上交易活跃。 创新层和基础层得到了有效驱动。2021年成交额同比增长19.76%,其中做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37.76%;10个指数全部上涨。 全国股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交所董事长徐明日前对媒体表示,新三板的选层已经从交易场所的市场层面转变为证券交易所,法律地位的提升解决了前期困扰市场发展的一些重大关键问题和制度障碍。 北交所、新三板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市场定位突出“早、小、新”,与主板、科技创新板、创业板形成错位格局,增强服务合力。 北交所的远期目标是打造服务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徐明认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理解应该概括为“七大特征”,明确“两组关系”。 与成熟的大型企业相比,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主要具有创新动力更强、对人才和知识的依赖程度更高、成长潜力更大、创新模式多样化、行业分布多样化、风险特征更加突出、区域分布相对集中等七大特点。 在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两组关系” 一是与“专、新”的关系 创新型中小企业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其创新不仅体现在新兴行业,也体现在传统行业。创新主体既包括以制造业为主的“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向高质量和多元化升级的生活性服务企业。 二是与“硬技术”和“三创四新”的关系 创新型中小企业、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创业板“三创四创”企业都具有创新属性。 在个性上,除了发展初期,北交所和新三板服务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具包容性和精准性。 包容性方面,北交所和新三板服务的行业分布更广,市场只设置负面清单。除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明确禁止上市融资等个别行业外,无其他行业准入要求。 在准确性方面,要求企业具有创新属性,能够合理论证并充分披露。 市场上有一种理解,北交所主要服务于专门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 这种理解并不全面。 徐明表示,北交所也欢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向高品质和多元化升级的生活性服务企业。 他认为,主要服务战线应该从“四个维度”来理解:一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二是特色系统功能的展示场所;第三,良好的资本市场文化涵养之地;第四,“投早、投小、投新”的生态源 2022年,北交所将坚持错位发展,坚持市场定位,聚焦“早、小、新”,充分体现市场包容性和精准性,与资本市场其他板块共同努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兼顾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扩大数量规模,初步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集群,丰富企业结构,围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形成多元结构板块。 另一方面,做好互联互通。 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功能,继续实施与沪深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联通机制。 业内专家表示,北交所要在短时间内释放改革效应,让市场生态发生积极变化,实属不易。 下一步,建议北交所在遵循资本市场发展一般规律和自身发展规律及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制度、产品和工具的创新。 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和组合需求的特点,构建工具丰富、兼顾市场效率和风险约束的融资M&A体系和多元化交易体系,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定价能力,逐步打造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晴雨表。 (记者朱惠春)【更正】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北交所持续释放改革效应
本文地址:http://m4.55jiaoyu.com/show-26874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